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

缃叶美好生花丨茅台寒露报时——栀染秋黄

2024-10-09 10:36:17 来源:今日热点网

「自今年立春起,每天的18点59分55秒贵州茅台都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《新闻联播》前继续为全国观众带来二十四节气、重要节点、日常版——三大系列整点报时。每期【中国时刻 缃叶美好生花 】将带你领略节气中的生活美学。」

“栀子黄时橘满园。”

1000多年前的深秋,北宋诗人陈舜俞在南方一处叫兴福院的寺庙看见满园的黄栀和橘子,两种果实把这个清冷的季节染成了暖黄色。

10月8日,央视《新闻联播》开始前,随着观众熟悉的报时声,一丛缃叶色的黄栀伸出贵州茅台整点报时的表盘,表盘外鸿雁远去、秋水萧瑟。以此提醒全国观众“二十四节气”中“寒露”的到来。

(贵州茅台《新闻联播》寒露报时视频)

于身色有用

1000多年前染黄了诗人陈舜俞眼前秋天的黄栀,也“染黄”过一段历史。

黄栀果实的色素成分主要是萜类的藏红花素和黄酮类的栀子黄色素,因此栀子色素可直接将织物染成黄色。据史料记载,秦汉以前,黄栀一度是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。《汉官仪》记载:“染园出栀、茜,供染御服。”说明当时宫廷所用服装就是用黄栀作染料的。《说文解字》也解释说:“栀,黄木可染者。”有研究指出,长沙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,其黄色就是由黄栀染色而得。事实上,直到今天,用黄栀染色的工艺也并不少见。

黄栀,又称“栀子”,茜草科栀子属,常绿灌木或小乔木。目前在我国栽培约20多万亩,多集中于江西、湖南两省。

黄栀花开放于盛夏,冰清玉洁、芬芳馥郁,古人称其有“冰雪之姿”。唐朝诗人杜甫曾专门作诗赞美黄栀:

“栀子比众木,人间诚未多。于身色有用,与道气伤和。”

杜甫在诗中称赞黄栀是世间难得的佳木,不但可以染色,还可以医病。

《神农本草经》记载,黄栀味苦寒,生川谷,治五内邪气。干燥成熟的黄栀是常用中药,能清热利尿、泻火除烦、凉血解毒、散瘀。黄栀用水煎服,能治疗咽喉肿痛、疮疡肿毒、口舌生疮等症状。

收田畏早霜

栀子经霜而黄,天气一天比一天冷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或许这就是“寒露”节气名字的来由。

寒露是入秋第5个节气。寒露以后,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,雨水减少,也就是大家感受的“秋高气爽”。

寒露三候:一候鸿雁来宾;二候雀入大水为蛤;三候菊有黄华。据此唐代诗人元稹在他的《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》一诗中写到: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。千家风扫叶,万里雁随阳。化蛤悲群鸟,收田畏早霜。因知松柏志,冬夏色苍苍。

除了菊花渐黄、鸿雁南飞,诗里还特意提到“收田畏早霜”这一农事场景。

寒露时节,不时会有冷空气袭扰南方,被称作“寒露风”。“寒露风”风力大、气温低,对南方待收的晚稻杀伤力极大,所以农民要尽早抢收。

虽然天寒昼短、万木萧条,但农民们的劳作却不能有丝毫放松。除了抢收晚稻,还要抢播小麦。在赤水河流域,刚刚收割完高粱的农民要马上播种豌豆、榨菜、油菜等作物,这些作物不吸地力,不需药肥,能够确保地力来年供给高粱生长的需要。

而归仓的高粱,则等待着进入它们新的生命流程。“寒露”过后第三天,就到了中国传统节日“重阳”。这一天,也是赤水河畔酱酒酒厂第一次投料的时间,即“重阳下沙”。届时,这些皮厚、粒小、被称作“沙”的高粱将被投入甑中,并开始它向一滴美酒转化的奇妙之旅。
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xwzkw]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