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

20岁小伙命悬一线 “救命神器”点亮生命之光

2024-10-08 11:01:16 来源:实况网

近日,20岁的王旭(化名)推开诊室门,出现在主任医师张咏梅的视线中。

这是一场令人欣喜的重逢。4个月前,他突发新冠病毒和耶氏肺孢子菌双重感染,命悬一线。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(以下简称河科大一附院)景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区,张咏梅带领团队精准施救,在ECMO(体外膜肺氧合)支持下,争分夺秒地为他点亮了生命之光。

身体被“叠加打击”

他命悬一线

今年5月,王旭因发热、咽痛和严重的呼吸困难,被转入河科大一附院景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区。相关检查结果提示,他感染了新冠病毒。更糟糕的是,检验结果同时确诊他还感染了有致命风险的耶氏肺孢子菌。

短短几天内,王旭的病情急剧恶化。由于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,免疫力低下,加之双重感染带来“叠加打击”,他的肺部超过90%的区域变成了“白肺”,几乎完全丧失了气体交换功能。很快,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,并伴有呼吸衰竭、休克等危急症状,命悬一线。

ECMO介入治疗

抢救争分夺秒

面对如此危重的病情,张咏梅当机立断,为他实施了V—V ECMO(静脉—静脉 体外膜肺氧合)生命支持,利用人工肺接管了肺部功能,这是他当时唯一的生存机会。同时,张咏梅进行高强度的抗感染治疗,尽力抑制他体内的炎症风暴。

张咏梅带领团队争分夺秒地抢救,24小时轮班监控他的生命体征,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,并积极针对其免疫缺陷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。

在ECMO和呼吸机的联合支持,以及多种救治措施的集束化救治下,王旭肺部实变区域逐渐恢复,渗出物减少,正常的肺组织开始显现。他的病情在慢慢好转。

王旭入院1个月后,张咏梅经过综合考量,决定尝试撤下ECMO。

“撤机是一次冒险,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必要的一步。”张咏梅说,当ECMO停止运作,监控屏幕上各项生命体征依旧平稳,这意味着他成功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,在场的医护人员不禁欢呼起来。

那一刻,在病房外等待的王旭家人,激动得泣不成声。他们知道,王旭活下来了。

如今,经过复诊,王旭的肺功能已完全恢复,重返校园。

用上“救命神器”

点亮生命之光

张咏梅介绍,ECMO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,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,注入患者动脉或静脉系统,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,相当于为患者装了一个“人工心肺”,其是救治急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,也被称作“救命神器”。

目前,体外膜肺氧合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、循环衰竭乃至心搏骤停的抢救性辅助治疗。不过,体外膜肺氧合技术难度大、手术操作和监护要求复杂,对医护人员及医院综合能力都是考验。

专家名片

张咏梅 主任医师

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景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监护病区(RICU)主任

坐诊时间:周一上午、周二下午

擅长:呼吸系统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救治,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,重症感染及脓毒症的治疗,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及ECMO等体外生命支持。

(谢雅敏 肖利珍)
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

关键词:

[责任编辑:xwzkw]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