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名蓝天救援队队员牺牲 队友感慨:志愿救援,安全第一
2023-08-03 14:21:06 来源:极目新闻
连日来,自“杜苏芮”在福建泉州晋江沿海登陆后,其环流一路北上给千里之外的华北地区带去了极端强降雨,让福建、北京、河北等地遭受巨大影响,让人更为痛心的是,两名参与救援的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执行救援任务期间不幸牺牲。
据北京日报报道,在此次强降雨抢险救灾中失联的房山蓝天救援队女队员王宏春已于8月1日下午被找到,王宏春不幸遇难,壮烈牺牲。在此之前,在防御台风“杜苏芮”中,泉州蓝天救援队队员陈元生突发不适送医,于7月29日20时抢救无效牺牲,享年53岁。
心善女孩说她喜欢救人的感觉
(相关资料图)
王宏春生前照
“从昨天得知这个噩耗到现在一直是我们不敢接受的事情,闭上眼睛全是她……”8月2日,王宏春生前的一位同事李女士告诉潮新闻记者,自己在8月1日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忍不住流泪了,王宏春曾说她特别喜欢蓝天救援队,喜欢救人的感觉。
李女士表示,自己和王宏春平日里是非常好的闺蜜,“王宏春是个特别心善的女孩子,性格也很独立开朗,我俩经常一起带孩子出去旅游。”李女士说,王宏春的女儿今年才刚刚6岁,和以往的救援任务一样,在安顿好女儿和家人后,她就出发了。然后,这一次她没能像往常一样,结束疲惫的工作,回到家中再抱抱她的女儿。
“真的很难受,愿你一路走好,我一直想你,这是冲走你的那条河。”李女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这样配文悼念王宏春。
蓝天救援队相关负责人介绍,王宏春是房山蓝天救援队第一批队员之一,她热心公益事业,经常自掏腰包贴补队里。2013年刚入队的她就自费4700元购买一套绳索装备,用于队里的山野救援;自费购买水饺方便面等食物送到队里,就在7月31日最后一次出动前,她还提前一小时起床给队友煮了饺子。
7月31日早晨9时左右,班各庄大桥下的河道突发洪峰,奔赴白草洼村进行人员转运工作的王宏春等6名队员很快被洪水围困,他们和两名路政工作人员一起选择了弃车上船的自救方式,8人迅速穿好救生衣,戴好防护头盔,乘坐橡皮艇逃生。然而,由于山洪迅猛,水流湍急,水中漂浮物太多等原因,导致橡皮艇翻船,船上人员均被急流冲走。
之后,一同被洪水冲走的其余几名队员在河道下游陆续被救上岸,但是这里面没有王宏春。
8月1日15时38分,王宏春在河道下游约30公里处被发现,被救援上岸,经法医现场确认,已无生命体征。
默默奉献的装备组长
陈元生生前正在泉州救援
陈元生是一个怎样的人?
“他很安静,都是很默默无闻地去做救援。有什么任务交给他都没问题。他是个非常符合我们蓝天救援队训的人。” 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队长助理林明烽告诉潮新闻记者。
林明烽觉得,陈元生是把少说多做、默默奉献的队训执行得最彻底的人。泉州蓝天救援队目前拥有62名核心队员,加上志愿者总共有200多号人。队里年龄超过50岁的有三五个,陈元生是最年长的那拨队员。
“我们队里平常叫他生哥。”林明烽回忆,也有人习惯叫他老陈。在大家眼里,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辈。
陈元生生前负责救援队装备组工作,平常会安静地在一旁整理维护装备,有任务就迎上去,从无怨言。
2021年8月份,陈元生加入泉州市蓝天应急救援中心,任装备组组长,累计公益救援服务时长达1417.5小时,这还不包括他整理装备的时间。当年7月份,救援队前往河南抗洪抢险,陈元生看到媒体报道后,提交了入队申请。
加入救援队后,陈元生作为后勤物资总调度,和队友们一起参与疫情防控。在土耳其地震中,陈元生也为前往救援的队友提前准备了救援装备。
作为泉州本地人,40岁的林明烽觉得“杜苏芮”是自己在泉州见过破坏力最大的台风。7月29日清晨5点,救援队出发赶往南安洪濑,正常行驶可在40分钟赶到的路程,由于积水、道路拥堵、绕路,最后用了4个多小时。
林明烽回忆,当时他们遇到了消防救援车辆,商量好后把救援装备转移到消防车上,而此时的他尽管已经累得精疲力竭,仍挑着最重的活干,坚持着要跟去。
“在救援现场,每个队员都是把自己的身体状况置身事外,都想着自己多跑一趟,就能多救一点。”
“大概是太过劳累了吧。”回想起陈元生在救援过程中倒下,林明烽一度哽咽。在“杜苏芮”台风开始预报时,泉州蓝天救援队就启动了备勤。启动备勤时,装备组、装备后勤组是最先行动的。他们需要提前两天准备好相应的救援保障物资共2000多套。
7月29日,陈元生已经为“杜苏芮”备勤4天。当天下午5点35分,他和队友傅积达的橡皮艇来来回回,已经转移受困群众共22人。下水推船、水中传递食物、搀扶涉水老人,陈元生尽力把每一位受灾群众送到安全地带。
趁着修补橡皮艇的空隙,陈元生坐着休息。队友察觉出他状态不对,立刻和路边救援军人将人送往医院。
下午5点51分,陈元生被送抵医院,开始抢救。遗憾的是,抢救持续到晚上8点53分,仍无力回天。
志愿救援,保证安全最重要
陈元生追悼会,队员们纷纷赶来
一场台风带来的风雨,让蓝天救援队在短短几天内痛失两名队员。林明烽提起时倍感唏嘘。
他告诉潮新闻记者,蓝天救援队是一个纯粹的公益性救援团体,两位队员的牺牲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,他最想说的是,保证安全最重要。
潮新闻记者从多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处得知,队员们利用业余时间做公益救援,首先要得到家里人的支持。家人通过媒体了解他们参与救援,肯定会有安全方面的担忧。蓝天救援队秉持救人第一的宗旨,新人加入要做国家应急救援员四级、五级培训,每周一次理论和实战训练。但救援现场情况多变,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。因此队员们日常救援训练时一直在强调安全。
“也许不经意之间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。”一名队员表示,救援队总是出现在人们最需要的场合,看过许多残酷的现场,心理干预对救援队员来说必不可少。
“生哥的事情之后,这两天队员的状态也不太好。经验上来说会存在一个自我恢复期,我们队里的几位骨干也会不时进行追踪、做心理干预,我也和队长提过找心理导师给队员做一段时间的心理恢复。”林明烽告诉潮新闻记者,生哥的离开大家都很痛心,但泉州蓝天救援队全体队员还是会不忘初心,继续坚持。
“只要有需要蓝天救援队的场合,我们永远会冲在最前面。”
(来源: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
关键词:
[责任编辑:xwzkw]
相关阅读
- (2023-08-03)两名蓝天救援队队员牺牲 队友感慨:志愿救援,安全第一
- (2023-08-03)火爆的研学旅行如何真“研”真“学”
- (2023-08-03)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发生交通事故 致6死10伤
- (2023-08-03)超2500架!沈阳最大规模无人机编队表演即将上演
- (2023-08-03)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政策延续至2027年底
- (2023-08-03)意媒:若48小时内未与拜仁达协议,国米将激活索默600万欧解约金
- (2023-08-03)曲阜师范大学复现韩国室温超导体实验结果公布:无零电阻特性
- (2023-08-03)国家统计局:31省份上半年人均收入,上海北京超4万元,你拖后腿了吗?
- (2023-08-03)头对头、头对头,当中国药企掀起更多大胆变革
- (2023-08-03)户外生活仍然是澳大利亚人的主要议事日程
- (2023-08-03)“封神质子团”真火了!你知道男演员为了练好胸肌有多拼吗?
- (2023-08-03)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十五年了,那些住在茅草屋中的孩子们怎么样了
- (2023-08-03)多部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
- (2023-08-03)网上中国丨中国计算力水平,全球第二!
- (2023-08-03)遭遇城市内涝或山区山洪泥石流怎么办?来看这份安全提示
- (2023-08-03)农村村干部形象下滑原因
- (2023-08-03)移动“5G”赋能制造!宁波再增5个省级未来工厂试点
- (2023-08-03)暑期购机必看:5~6K轻薄本,华为MateBook、华硕灵耀闭眼入没问题
- (2023-08-03)逆水寒手游蒋敬任务完成方法
- (2023-08-03)秦皇岛银行完成“补血”10亿元,资本补充仍面临较大压力,总资产增长放缓不良率接近2%
- (2023-08-03)开展“盛夏空投运动季”,全民公益点燃乡村少年体育梦
- (2023-08-03)以研究生教育促进创新能力建设的国际实践
- (2023-08-03)杰恩设计:签署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合作协议书
- (2023-08-03)普冉股份预亏去年净利降7成 上市超募9亿中信证券保荐
- (2023-08-03)大行评级丨瑞银:予快手目标价86港元 评级“买入”
- (2023-08-03)太平洋健康险推出税收优惠型终身防癌医疗险,可为带病体终身保障
- (2023-08-03)攒竹穴准确位置 攒的读音
- (2023-08-03)永恒空间2目标是装置大师怎么解锁
- (2023-08-03)今年前7月A股共210家企业IPO上市 累计募集资金2450亿元
- (2023-08-03)华孚时尚:8月1日融券卖出8100股,融资融券余额1.84亿元